1978年6月出生的邵卫一直以自己是一名助产士为荣,因为那是一份充满爱的工作。自1997年7月从青岛市第二卫生学校毕业以来一直在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产房工作,至今已有22个年头。在日复一日的繁重工作中,她始终坚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服务理念为孕产妇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尤其是自2013年任产房护士长以来,更是带领助产团队拼搏进取:一方面勤学苦练,提升业务水平;一方面开拓创新服务模式,提高病人满意度。
精益求精,努力提高技术水平
积极参加一线工作、技术上不断进取是她一直坚持的工作原则。特别是新开展的技术,她总是率先掌握要点,带动全科发展,并坚持参加业余学习,努力拓展知识水平。在她的带领下,产房先后开展了自由体位待产、自由体位分娩、晚断脐、即刻皮肤接触、温柔接生等助产技术,以及妊娠期糖尿病的饮食和运动指导。同时产房又是个高风险的部门,看似风平浪静,却时时暗流涌动,助产士如果没有过硬的技术水平无法保证工作的安全。前不久,一位进入产程的产妇突发脐带脱垂,幸亏经验丰富她第一时间发现,并始终扭曲着身体跪在待产床上,保持手推胎头的姿势,一直到紧急剖宫产安全娩出胎儿。
以科为家,勇于奉献
产房工作的不确定性使加班成为家常便饭,每当遇到加班,她总是冲在前边,尽管家里有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可她总是最早到达科室、最晚下班。早起接班前她要提前了解每个产妇的动态,下班时她要确保无异常才能放心离开科室。节假日,为了让科室的助产士能多一点陪伴家人,她总是主动顶班,尤其是除夕夜,她的每个除夕夜都是在医院度过。正是她的这种对工作的热爱和对科内人员的关心,把全科人员紧紧凝聚在一起,发挥整体力量,开展各项工作。
创新服务模式,提升病人满意度
作为一名两个孩子的妈妈和一名老助产士,分娩经历和工作经验让她深刻地体会到分娩过程对女性身体和心理的影响,很多女性的分娩恐惧会伴随她们到很长的一段时间。如何才能缓解妈妈们的分娩恐惧,提升分娩感受呢?她提出了“爱的旅程(分娩全过程给予产妇深深的爱)”的分娩理念,并为此开设了一系列的爱心措施:
“爱的情书”——让准爸爸参与到产程,以情书的形式写下对妈妈的爱和鼓励,这对准妈妈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动力。
“爱的拥抱”——不管是助产士还是家属,在产妇宫缩来临时均给与一定的拥抱和按摩,增加产妇的安全感。
“爱的梳妆盒”——一把梳子梳理的不仅是产妇的头发,更是助产士对她们的爱和对工作的热情。
“爱的生育舞”——产程中带领准妈妈跳起舒缓的舞蹈,拉近她们与助产士的距离,并分泌放松激素(内啡肽),加快产程,减轻分娩痛。通过这些爱心举措,大大增加了产妇的分娩感受,提升了对医院的满意度。
诗人泰戈尔说过:“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丰碑无语,行胜过言!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她一步一个脚印,踩出了精彩的人生之路!她的敬业、无私、大爱奉献的精神正是南丁格尔精神的真实写照!